浅浅了解下字体设计.

字体分类

Roman Typeface(罗马正体/衬线体)

  • Bracket Serif 括弧型衬线
  • Hairline Serif 极细型衬线
  • Slab Serif 粗衬线

Sans-serif(Sanserif) Typeface(无衬线体)

Script Typeface(手写体)

Blackletter Typeface(黑体/哥特体/破笔体)

Italic Typeface(意大利斜体)


经常被使用的几种字体

Caslon - 美国独立宣言

  • 犹豫不决时用的字体

Garamond

  • 没有个性的字体

Courier

  • 最出名的粗衬线字体

Times Roman

  • 泰晤士报字体

Futura

  • 德国字体,现代主义中性风格; LV

Helvetica

  • 最广泛使用 瑞士字体;FENDI

最近看了「从字体开始」这本书,The Type 编著。有意思的是感觉和印象派的发展如出一辙,字体设计的发展也体现了时代交织的另一面,例如香港颜楷的霓虹灯、字怀开口更大的英文无衬线字体的公路牌、中文识别度更高的宋体港铁、中文印刷术造成的喇叭口、Dyslexic 给学习障碍人士设计的字体。

拉丁字母的欧洲发展史

文艺复兴时期:

古腾堡圣经

  • 看关于古腾堡的书籍,感觉欧洲的活字印刷更像独立成长起来的,很难说受到毕赣的影响,大学时期有抄写书籍的经验,最开始制作批量制作的赎罪铜镜,逐步演变成为铅字印刷。
  • 这里想说一下古滕堡大学时期要完成基础的博雅教育,取得“自由七艺大师头衔”的头衔才开始真正的学习,即神学、医学或法学。 自由七艺 “la liberalaj artoj"的原意是自由人应该具有的学识和应该学习的七门学科,是相对于专业的、职业的和技术性的课程而言的,即七种人文学科 文法、修辞、辩证 (合称三艺)、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 (合称四艺)。 感叹一下中世纪的教育已经这么先进了吗? By the way,在正式开始大学前有个带动物面具被凉水泼到面具软化的过程,在当时的学者眼中没有上过大学的人只是动物…这该死的仪式感……
  • 1455年古腾堡用哥特体风格的金属活字印刷了 42行圣经 (印刷一百八十份,前期有四十行和四十一行版本的调整版本),文艺复兴时期诗人皮特拉克(Petrarch)等人文主义者崇尚向古希腊罗马学习,歌颂人性的伟大。他认为哥特体难以辨别其本意也不是让人细读,而更多的展示宗教权威。圣经内页的红色首字母部分依旧采用人工书写的形式,书皮也是手工制作,所以每一本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当时他觉得只有他们制作印刷书籍没有在书上印刷出版社。
  • By the way,似乎纳粹也很钟情哥特体 Fraktur,马丁·鲍曼1941年1月3日公文副本,禁止使用 Fraktur体来“代表元首” 。

新古典主义

Didot字体的Vogue

  • 是西方世界在19世纪对古代希腊罗马的艺术产生的复古和改造运动(介于洛可可和新艺术运动之间),路易十四执政期间,法国学者研究设计了国王罗马体,为后世的现代衬线体做了铺垫,同样思路影响力
  • Didot(被Vogue、时尚芭莎、ELLE、阿玛尼、巴宝莉使用)
  • Bodoni(被华伦天奴使用)等字体的诞生

工业革命时期

工业化印刷出现了更多易读性跟高更夺人眼球的衬线体

德国字体 Futura

  • 到了现代以包豪斯为首的现代主义设计思想跟着躲避战争的设计师们一起普及到了全球。
  • Helvetica:拉丁文是瑞士意思的Helvetica(被FENDI使用)
  • Futura:德国字体(被LV使用),被称作现代主义中性风格
  • 最近的一众品牌LOGO开始换成无衬线体也是开始拥抱现代主义的标志吧,更加简单纯粹、各种平等不歧视的理念。

「花椿」杂志

花椿杂志 1915年,福原信回到日本接受资生堂,次年成立了意匠部(现为宣传设计部),资生堂名字出自「周易」”至哉坤元,万物资生“,结合定位”完美尊贵、最高品质“,查阅古籍,诞生了著名”资生堂体“(高宽5:4,重心略高),受现代主义影响1991年瑞士设计师设计了代表西化生活的英文字体。 1937年,企业原有的两份内部刊物被改造成了今天著名的「花椿」杂志。

一些中文字的发展

  • 1805年,英国伦敦布道会选派基督教新教传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 1782年-1834年)来中国传教,1807年9月8日到达广州。为了印刷中文圣经,开始在广州秘密雇人刻制中文字模,制作中文铅活字。后因清朝政府禁绝传播洋教,刻字工人害怕招来灾祸,将所刻字模付之一炬,以求灭迹。马氏此举,是在中国本土采用西方铅活字印刷术制作中文字模、浇铸中文铅活字的开始,印刷界将其作为近代印刷术传入中国之始。随后他以马六甲设立东方文字印刷所,翻译出版第一部《新旧约中文圣经》等书,成为将基督教的全部原始教义介绍给中国的第一人,他还编辑《华英字典》,出版汉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统纪传》。

  • 美国人姜别利于(美国长老会传教士。生于爱尔兰,后迁居美国) 1858年奉派来华,在宁波主持华花圣经书房,后把印刷所改名为美华书馆,1860年迁至上海。1869年任美华书馆主任,负责日常事务。曾发明以电镀法按点数标准制作7种大小中文字模,可和西文配套,用于排印中西文夹用的印刷品。分别命名为:一号“显”字,二号“明”字,三号“中”字,四号“行”字,五号“解”字,六号“注”字,七号“珍”字。由于这七种汉文铅字的大小分别等同于西文的七种铅字(字身高度为23.546mm、0.927英寸),从而解决了中西文的混排问题

  • 五四运动时期,汉字简化、拉丁化(蒙古语也提倡过拉丁化,似乎有发音字母不完整的问题,后续苏联占领下的蒙古国开始使用西里尔字母字母表达)的浪潮前赴后继。20世纪初是中国美术字活跃的时期,干练具有几何感的黑体美术字风头盖过了以往商号常用的粗楷体。

  • 1955年「汉字简化方案」通过,黑体取代美术字登上了主流舞台。

  • 常州华文印刷新技术有限公司于1998年前后研发的“华文细黑”和“华文黑体”这两套不同字重的简体中文黑体修改而来,并都成为Mac OS X与iOS的预设中文字型。


Gothic 引起的误会

日本從美國引進了一種无衬线字體:『gothic alternate』,後來直接將名稱縮短,用『gothic』來稱呼无衬线体,並且沿用至今” 来自 the type 评论

Gothic 直译为 哥特 但欧洲国家把 哥特体 称为 blackletter

到了我们这里无衬线字体就尴尬的叫成了黑体

然后 black 这种只能尴尬的被叫做 大黑体?


开源字体整理: 西文:


扩展阅读: